书迷们,这本都市小说真的是人气爆棚,万人追捧!主角的成长与逆袭之路让人看得热血沸腾,情节紧凑无尿点。大家都在疯狂追更,快来一起体验这份精彩吧!
《我带着一百万重生了》 作者:上梁很正
第1章带着一百万重生了
“现在98年,我已经有一百万了!”
坐在床上,林晓两只手各拿着几捆钱,然后看着跟前那一大箱子钱,心里直乐呵。
林晓重生前是某二流网站的小编,这天在朋友圈刷到一个消息,有人说卖老房子时竟然在爷爷留下的箱子里发现了大量现金,林晓第一时间去了现场,准备跟踪个热点。
谁知刚到楼下就碰到有人来抢劫,劫匪和发朋友圈的人在争抢中把装了钱的箱子从窗户甩到了楼下,好死不死正砸在自己头上。
挂了,被钱砸死了。
去跟踪热点,没想到自己变成了热点。
有点哭笑不得,这是林晓重生后的第一想法。
随后又感觉有点迷茫,有点庆幸。
不过,所有这些情绪在发现那个装钱的箱子竟然就在自己身旁时,全都消失不见。
当时那个人说,这箱子还是95年留在房子里的,这钱难道也是95年的……
林晓带着期待与兴奋打开了箱子,果然看到了里面满满的一箱钞票,有两种,一种是第四版的100元面值华夏币,另一种是95年发行的100元面值香江币。
看到这,林晓不由得朝着顶上竖了个大拇指,老天爷厚道啊。
后世这种老版华夏币早已经不流通了,但是现在流通啊!
如果带着新版钞票,自己反而没地方用去,毕竟国家还没有正式发行呢。可这是老版的纸币,这就直接能用了呀。
香江币倒是稍稍有些麻烦,毕竟香江币在大陆不属于流通货币,如果是少量还可以拿到银行去换,可如果多的话,拿去银行太扎眼了。
不过问题也不大,有钱还能不知道花吗?而且这年头香江币比华夏币还值钱。
数了数数量,林晓发现华夏币有10万,香江币有90万。
98年香江币兑华夏币汇率肯定是超过1的,具体汇率林晓已经不记得了,但是即便就按90万算。
这两种钱加起来,超过了……一百万!
一百万!哪怕是在2021年,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,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
而现在是98年,猪肉还是三块钱一斤呢,林晓越想越激动,有这一百万,能吃多少猪肉啊。
想错了,有这一百万,再加上自己掌握的信息,能做的事,太多了!
“轰!”摩托车的声音突然在院子里响了起来。
是爸妈回来了。
林晓将钱迅速的放回箱子,正准备放到床脚下,想了想,又将十万华夏币全部拿了出来,只将暂时没办法正常使用的香江币塞入了床底。
拿出的十万华夏币,林晓把钱对半分成了两份,其中5万块藏了起来。另外5万块,只是简单的拿个袋子装了一下,拉开桌子的抽屉放了进去。
这5万块,自己得首先用来改善家里。
这段时间父母应该都还是起早贪黑去工地,前一世,母亲就是因为这几年的过度操劳,身体一直不太好,2009年因为突发心肌梗塞,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,只有48岁。
母亲走后,整个家突然就塌了,父亲因为母亲的离去郁郁寡欢,2016年也因病去世。
也正是因为在临近30和35岁两个关键的时间点家里都出现变故,导致自己错过了结婚生子的最好年龄,以至于虽然也谈过几任女朋友,甚至也流连过灯红酒绿,但年近40却孑然一身。
既然重生一次,也就意味着自己有了重新选择的机会,不管是自己还是父母,命运都有了改变的机会。
这一世,一定要活得精彩些,一定要让父母过得更好一些……林晓迫不及待的走到了大门口。
院子里,是林晓一直惦记的身影,父亲林爱军还坐在摩托车上,母亲刘兰珍已经下了车。
重新面对父母,百感交集的林晓却一时间又怔住了,不知道要如何开口。
刘兰珍也看到了林晓,率先开口问道:“晓儿,你今天估分怎么样?”
听着母亲那亲切的声音,林晓感觉自己的眼眶在发热。
母亲留在林晓脑中最深刻的记忆,是她临走前那几年因为各种病痛而憔悴不已的脸庞,此时,突然看到母亲年轻了十几岁的慈祥脸庞出现在眼前,他喉咙不由得有些发紧。
轻轻吸了口气,林晓还是将自己即将失控的情绪平复下来,他不想让刘兰珍发现异样。
“妈!”千言万语,百般思念,汇聚成了颤抖着双唇叫出的一个字。
母子连心,刘兰珍似乎察觉出了什么,她立即关心的问道:“怎么了,晓儿,是不是估分……”
刚才自己应该是在高考估完分回家的路上摔跤的?林晓一边想着,一边立即反应过来怎么解释此刻自己的情绪波动。
“妈,我估了有540到550。”
林晓记得很清楚自己当年估分只有500左右,和平时水平接近,但是因为文科本来很多就没有标准答案,高考自己又是意外的超常发挥,这分估得非常不准,实际上自己最后高考成绩是553分。
所以他的回答,也就照着这个分数来的。
“真的?”刘兰珍听了立即惊呼了起来,“这比你平时考试高了几十分啊!”
说着,她高兴的转过头看向刚刚停好车的林爱军,“大军,晓儿说他估了有五百四五。”
“好!好!”林爱军深深看了林晓一眼,连着说了两个好字,张了张嘴,后面的话却没有再说了。
此时的林爱军没有上年纪,并不像前一世母亲离世后那般,喜欢什么东西都叮嘱自己。
不过即便如此,林晓还是真切的感受到了父母两人内心的喜悦,刘兰珍此时甚至已经说着要去炒两个好一点的菜。
父母就是这样啊,知道自己考的比平时好,他们就立刻高兴得不得了。
林晓还记得,前一世查分的时候,他们好像就激动坏了,只不过这年头的高考还是凭估分来填志愿,自己当时因为估分不准,也就没有敢填什么更好的学校,很长一段时间,父母还有些失落呢。
这一世,自己就尽量弥补遗憾吧。
“妈。”林晓叫住了正要走向厨房的刘兰珍,“你们歇会吧,我去做菜。”
刘兰珍愣了愣,眼里随即流露出欣慰的目光,摆了摆手说道:“没事,今天工地活少,不累,我炒两个菜,很快的。”
“对,林晓你去看会电视,我和你妈会把饭菜弄好。”
林爱军也跟着说道,然后两人就往厨房去了。
林晓看着父母的背影,两人衣服上东一块、西一块的尘土,母亲的头发上布满了工地扬尘,看着有些灰白,父亲的手臂上,似乎还有一道长长的结了血痂的伤口。
不能再让父母这样受累了!
林晓转身飞快的走回到房间,把刚刚不久用袋子装好的五万块钱拿了出来。
当他走到厨房外,父母的交谈声立即传入耳中。
“大军,你平时不是不进厨房的吗,是不是有什么事要说啊。”
“阿珍,明天开始你早上多做点菜,给儿子中午的菜备好,我们两个中午就在工地不要回来了,多干点活。这个分数,他肯定能上大学,我们要赶紧再多赚点钱,学费和生活费得提前准备好。”
“好,大军你明天早上再早点起来去买点肉,要带排骨的,趁着这个暑假给晓儿补补身体,到学校伙食也不知道怎么样……”
一股热流从心间涌到了眼眶,林晓快步走进厨房,对着两人道:
“爸妈,你们不要去工地了。”
看到林晓走进来,原本正在商量的林爱军夫妇立即停止了交谈。
刘兰珍笑着道:“你这孩子,去工地怎么了,我和你爸正是干活的年龄,不去干活,家里吃什么,再说了,你读书……”
“咳。”林爱军轻咳了一声,刘兰珍立即反应过来,止住话没有往后说。
“爸,我知道你们是担心我上大学的学费……”
林晓还没有说完,林爱军便直接打断说道:“钱是我们大人的事,你小孩子不要操心。”
“不是,你们听我说。”林晓干脆一把扯开了手里的袋子,将里面五捆一万的钱露了来。
“我有钱!”
第2章我们家做生意吧
“这……”
林爱军和刘兰珍看着林晓手里厚厚的那一叠钱,一时间都怔住了,直到林晓再次说话他们才反应过来。
“爸妈,我这里有钱,什么学费、生活费都够了,你们不要再去工地了。”
“林晓,你这是哪里来的钱?”
林晓意料中父母的高兴和激动并没有出现,林爱军和刘兰珍两人的脸上此刻都变得非常的紧张。
在林爱军沉声问完话后,刘兰珍也立即满脸焦急的朝着林晓问道:“是啊,晓儿,你怎么会有这么多钱。”
这是98年,一个正常人上班工资只有500到1000块钱左右的年代,林晓一个刚刚毕业的农村高中生,突然的拿出来几万块钱。
太吓人了!
自己家这小子,不会是跑去干什么违法的事情了吧。看着林晓手里的那一叠钱,这是林爱军夫妇心里唯一的想法。
林晓也很快便反应过来父母在担心什么,立即解释说道:“放心吧,爸妈,这钱是我自己赚的。”
“自己赚的?你怎么赚到的这么多钱?”林爱军满脸不信。
“互联网。”林晓随便扯了个理由,“就是电脑你们知道吗?我在电脑上给一家互联网公司设计了个网站,这是报酬。”
找了个互联网做挡箭牌,一来父母都不熟悉这方面的内容,二来简单的网站林晓的确也会做,三来自己熟知互联网发展情况,这一世肯定要涉足这个领域。
果然,林晓这一说完,林爱军和刘兰珍两人都是一脸懵圈。
林爱军仍然满脸疑惑的问道:“你都做什么了,这个什么网能给你发钱?”
“我这算是少的了。”林晓继续扯着,然后开始和父母普及简单的互联网知识,还不忘举一些发家致富的例子。
什么雅虎成立短短几年的时间,市值已经几十亿了,国内有个人开发了个邮箱,一套套卖,每卖一套赚几万。
林晓这番解释下来,林爱军和刘兰珍脸上虽然还带着疑惑,但是表情却是好看了不少。
至少他们知道,林晓没有去做什么违法的事情。
一边叮嘱林晓赶紧把钱收起来,刘兰珍一边继续做饭,趁着这个时间点,林晓也开始考虑怎么说服父母不要去工地。
很显然,即便自己拿出这5万块钱来,可能两人只是不会去那样拼命干,但要让他们不去工地,除非……自己拿这5万块钱给他们搞个营生。
等到晚饭的时候,林爱军夫妇已经基本接受了林晓已经赚了5万块钱的现实。
儿子不但高考成绩超常发挥,而且还能够赚大钱,这让无疑他们心里无比欣喜,坐上饭桌后,刘兰珍眼角的笑意就没断过,林爱军抽烟的时候,那姿势仿佛都惬意了几分。
林晓吃完晚饭放下碗筷后,眼看着时机差不多了,立即开口说道:“爸妈,我们家做点生意吧,你们别去工地打工了。”
“做生意?”听到林晓的话,刘兰珍有些惊讶。
林晓点了点头,“拿这五万块钱,我们到圩镇里开个店,本钱应该足够了。”
正在抽着烟的林爱军立即摆了摆手,“这钱啊,就留着给你上学用,家里的事你就不用太操心了。”
“爸,我这钱又不是一次性的,后面还有呢。”
“还有?”听了林晓的话,林爱军当即一愣,五万块就很多了,竟然还有。
没有去理会林爱军的疑惑,林晓继续说服:“爸,妈,你们一天在工地上干体力活又累又辛苦才能赚几个钱,我们拿着这钱去镇里做点生意,不仅不累,赚得还多,你们看这几年外面过得好的,都是做生意的。”
林爱军和刘兰珍被林晓这一说,都有些心动,在工地干苦力只是为了图个生计,如果有其他的营生,谁又会不动心。
林爱军和刘兰珍两人对视了一眼,刘兰珍有点把握不准的问道:“可是,我们做什么呢?”
“小超市。”
林晓回答说道,98年X县都没有一个真正的超市,更别说是豪丰乡。
不过林晓倒是记得,再过个一两年,县里和圩镇都开始出现超市的模型,不过也都是套了个超市的名字,没有真正超市的样子。
林晓也没有想开个太正规的超市,那需要有太多的资金,除非他把那一箱香江币变现,在没有想到周全的方法之前,林晓不想冒险做这件事,而且他也没办法和父母解释这么一大笔钱的来历。
只是给父母找个营生,在圩镇开个小超市,也足够了。
毕竟自己马上要去读大学,如果一下搞得太大,父母没有经验也做不下来。
至于搞个小超市,林晓相信父母还是可以做下来的,父亲林爱军当过兵,虽然退伍了,但这几年各个地方跑工地做,眼界还是有些的。
而母亲刘兰珍也读过小学,以前还在圩镇的机关当过一段时间会计,只是因为不是正式工,后来被一个有关系的人给顶替掉了。
而且,超市小并不意味着就不赚钱,前一世,圩镇里最先开超市的那人就在林晓他们隔壁村,因为生意做得好,几年间身价也很快就过百万了。
“小超市?”
“对!说白了就是好一点的日用百货店。”林晓继续的对着父母说道:“爸,你不是有个战友在市里搞批发吗,我们可以去他那里拿货。”
“然后妈负责收银、对帐,再请一两个帮工,就能做起来了。”
林晓这一说,林爱军神情也有些意动,不过却并没有答应下来,他沉吟了片刻,“今天晚上和我你妈再商量商量吧。”
“好的。”听到这话,林晓便心里当即一喜,父母两人都不是那种脑子特别僵化的人,他预计这事十有八九两人会答应下来。
这一晚,林爱军夫妇早早就进了房间,林晓也不知道两人具体聊了些什么,不过,等林晓第二天早上起来吃早餐时,林爱军果然答应了下来。
“林晓,我和你妈两个人商量了一下,就按你说的,我们开个小超市,总不能这辈子都在干苦力。”
“嗯,爸,你能这么想就对了!”
看到父母答应做生意,林晓立即高兴的喊了起来。
听到林晓的话,刘兰珍立即责怪的说道:“你这孩子,怎么和你爸说话呢。”
“嘿嘿。”林晓听着那前一世觉得烦的唠叨,此刻则是觉得无比亲切。
饭后,林爱军提出要去工地再干一天,顺便和工头说一声以后不做了,立即遭到了林晓的反对,按他的想法,既然决定要做生意,那就马上动手。
当然,也还有一个原因,林晓不想父母再去干那一天苦力。
林爱军被林晓早一天就早一份机会,晚了其他人可能就做了的一番说辞打动。
不过他说什么也要亲自去工地和人说好,于是就载着刘兰珍去工地了,而林晓则准备趁着这个机会去圩镇看看店面,几人约好时间到桥头碰面。
来到圩镇转了一圈,林晓很快就看中了地方,其实都不用挑,他直接锁定了前世那个小超市的位置。
这地方虽然不是菜场那样最中心位置,但离得也不远,就在豪丰乡街头,乡里最大的几个村要到圩镇中间都得从这里过。
让林晓觉得有些奇怪的是,这地方明明位置不错,面积也不小,每层照外面看得有200多个平方,有三层,但是整栋楼都锁着,没用起来。
等林爱军夫妇从工地回来一解释,林晓才知道原来这房子是乡里的,以前是个纺织厂,后来倒闭了。
“那我们就直接去乡里吧,看看是哪个负责的。”
林晓说完,刘兰珍摇了摇头说道:“要去财政所,归他们管。”
“财政所?”林晓愣了愣,那是刘兰珍以前上班的地方啊。
“嗯!”刘兰珍迟疑了一下,这才说道:“走吧,去财政所,我还认识几个人,至少还能说上话。”
林晓和林爱军两人对视了一眼,他们两人都知道,当年被人顶替出来,一直是刘兰珍心里的一根刺,所以这些年她都没有回去过。
刘兰珍带路,三人来到财政所。
刚进的大门,迎面走来一个和刘兰珍年龄相仿的妇女,脸型很长,眼神倨傲,看到三人后,原本往外走的她停下了脚步,语气古怪的说道:
“咦,这不是兰珍吗?怎么有空回所里来了。”
林晓敏锐的发现,随着这人说话,刘兰珍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。
第3章这楼卖吗?
“美凤,出去办事啊?”
刘兰珍还是很快的收起了不自然,朝着对方打了个招呼。
听到刘兰珍叫对方的名字,林晓眉头轻轻掀动,这个人他虽然不认识,但是这个名字他可没少听。
陈美凤,正是当初找关系将自己母亲顶替了的那个人。
“是啊,兰珍,你来所里,是有什么事吗?”
陈美凤很感兴趣的问到,而刘兰珍则只是点了点头,并没有再回答她。
“咦,兰珍?”
从三人身后,这时突然传来了一道声音,林晓等人顺着声音回头看去,发现来的人是所里的负责人李立超。
林晓小的时候因为刘兰珍在这里上班,也来过一些所里,所以对他还有些印象。
记忆中,母亲刘兰珍说过,当时在所里的时候,李立超对她还算不错,奈何陈美凤有乡领导的关系,所以李立超当时也没办法。
“所长。”果然,看到李立超,刘兰珍脸上也浮起了笑容,和刚才面对陈美凤时完全不一样。
而李立超也很是热情,“兰珍,可有阵子没见着你了,今天怎么有空来所里来?”
刘兰珍本来看到陈美凤在那里,稍稍有些迟疑,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这事光明正大的,也没有什么遮掩,便直接说道:“所长,是这样,街口那个原本纺织厂用的房子一直空在那里,我们想看看能不能租一层。”
“租一层房子?”李立超听完,脸色稍稍有些为难。
他还没有开口,一旁的陈美凤已经喊了起来,“兰珍,这纺织厂用的房子乡里可说了,要整栋出租,你租一层可不行。”
“要整栋租?”刘兰珍怔了怔,目光看向了李立超。
李立超这时候也点了点头,“乡里的确说了这事,如果只租一层的话,楼上两层就空掉了,更难租出去。”
刘兰珍侧过头看了看林爱军和林晓,林晓立即给了母亲一个眼神,示意三层也可以。
刘兰珍得到林晓的示意,便问道:“那租三层要多少租金。”
“租三层要500块钱一个月。”陈美凤再一次抢先开口,语气里说不出的得瑟:“而且乡里说了,一次性要租至少三年。”
“500一个月,租三年?”刘兰珍和林爱军两个人对视了一眼,眼神里都有了迟疑,这一年光租金就6000块了,这个数额已经大大的超过了他们的预期。
看到刘兰珍和林爱军的迟疑,一旁的陈美凤立即的语气变得更加阴阳怪气:
“兰珍,也不知道你要租来干什么,一般的人可要不了这么大的房子,而且一年6000块钱,啧啧,这钱可不少,听别人说你在工地做小工,你们……”
“我们租了!”一道声音响起,直接打断了陈美凤后面的话。
林晓本来还想着父母跟人交谈自己不要插嘴,不过,此时却再也受不了对方那个尖酸刻薄的样子。
而听到林晓的话,陈美凤先是一愣,紧接着便又轻蔑的笑了一声:“你们家是小孩子说了算啊,租整栋楼,你们租得起吗?”
陈美凤是不相信林晓一家会租的,要知道她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到500,即便她一年的工资全部拿出来,也租不起这栋楼,何况是一个在工地打工的。
“整栋楼我们租了!”这一回,说话的却是林爱军。
刚刚林晓开口后,林爱军夫妇都看向了他,当林晓朝着两人示意可以租整栋是,再听到陈美凤这时候的讽刺,林爱军也忍不住的开口了。
刘兰珍听到儿子和丈夫接连发声为自己撑腰,心里顿时感觉暖呼呼的。
“你们真的要租?”
这一下,陈美凤反而是愣住了,刘兰珍怎么租得起?
“当然租,不就500块一个月吗。”林晓看了看对方,脸带恍然的说道:“哦,你不会一个月500块都赚不到吧。”
听着林晓的话,陈美凤脸色变得难看,就要说话,林晓已经再一次开口,语带讽刺的说道:
“听说你不是正式工啊,我们租这个房子应该不是找你谈吧,你刚才这一顿吧啦吧啦的,要不是李所长在这里,我还以为所里换所长了呢。”
“你……”林晓这话让陈美凤顿时感觉胸口一滞,脸色也变得更加难看,就要说话,又被人再次打断,这时说话的是李立超。
越权这种事,没人说还好,一有人说,李立超心里不自觉的就代入了,平时就觉得陈美凤太多事的他,这时眉头深深的皱了起来。
看着陈美凤张口还想说什么,李立超立即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道:“你去忙你自己的,别一整天咋咋呼呼的,这事你也管不了。”
原本就被林晓一阵挤兑的陈美凤,此时又被李立超训斥,脸上是青一阵白一阵,再也不好意思呆在这,有些狼狈的出了大门。
等陈美凤走远了,李立超才厌恶的嘀咕了一声:“靠山都走了,也不知道收敛一下,总有一天要吃苦头。”
说完,李立超才回过头对着林晓几人道:“兰珍,你们家真要租?这么大个地方你们要用来做什么。”
刘兰珍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开口,刚刚来的路上,林晓可是特意的跟他们说不能随便告诉别人自己要做什么,一切等事情定下来再说。
林晓这时已经抢先一步说道:“李所长,我们能去实地看看吗?”
“可以啊。”林晓一打岔,李立超也没有再多问,带着三人就往街口走去。
几人稍稍走远,原本走开了的陈美凤,也不知道从哪里又折了回来,远远的跟在几人的身后。
路上李立超和三人解释,前几年这楼曾经租了一小部分面积,但是这样其他地方就全空着了,于是乡里就决定要整栋楼出租。
但是这么大的面积,这样的价格,一般人哪里用的上出得起,所以这两年也就一直闲着。
李立超拿着钥匙打开了卷闸门,林晓以前进超市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,这时进到里面留意一下才发现整个建筑竟然是框架结构,既诧异又惊喜。
林晓问起框架结构,李立超立即解释说道:“这里原来就是纺织厂嘛,一楼是织布的,所以整栋楼都做成了框架。”
几人转了一圈,林爱军夫妇还是觉得有些大,不过林晓却是越转越满意。
虽然只是小超市,但林晓计划还是基本按照大超市那样的布置来,不但显得整洁大气,也方便别人买东西。
这样框架结构,而且层高有这么高的房子,在圩镇里估计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几家。
不过印象中,后来这个栋楼没听说是乡里的啊。
想到这里,林晓心里一动,问道:“李所长,这楼卖吗?”
第4章买了!
“卖?”
听到林晓的问话,不仅仅是李立超愣住了,林爱军和刘兰珍也愣住了,
李立超没有回答,转过头看了一眼林爱军夫妇,显然,他以为林晓只是作为年轻人的好奇随口问问。
林爱军夫妇则是看向林晓,看到他这一脸认真的模样,才发现自己的儿子竟然真的是打着想买的主意。
一想整个事情也都是林晓在出谋划策,林爱军立即跟着试探性的问道:“李所长,这楼卖不卖?”
李立超稍作沉吟,这才说道:“乡里之前说租的时候,倒也带了一句,不过卖的话,这么大栋楼,至少得6万块。”
“6万?”林爱军夫妇听了暗自咂舌,这也太多了些。
“6万?”林晓一听,则是心里大喜,这么便宜?
这么大栋楼,又是框架结构的,过个几年,6万估计只够盖一层。
如果不是一下子再拿出几万块钱来实在不好和父母解释,林晓甚至恨不得马上就买下来。
李立超说完价格,看到林爱军和刘兰珍都没说话了,也就没当回事,谁知林晓却在这时候说道:“李所长,你稍等,我爸妈商量一下。”
说着林晓就拉着林爱军和刘兰珍走向一边了,而李立超这时候也彻底的愣住了,怎么,真想买?
李立超作为财政所的负责人,钱自然也是见过一些的,而且也知道有些人发了财,可是还从来没有人来问他买栋楼呢,就他自己也觉得,这楼太贵了。
6万块呢,乡里好多人过去十年也没有赚到这个钱啊。
而在另一边,林爱军和刘兰珍也都是满脸吃惊的看着林晓:“我们买到这么大一栋楼来干吗,租都用不完啊,而且,我们手里也没有这么多的钱。”
“爸,妈,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,我后面还能收到钱呢,呆会我来和李所长谈。”
林晓顿了顿,接着说道:“而且,也不存在用不完,多放点货就行了。”
“如果不买下来其实是有风险的,虽然我们可以签三年合同,可是万一有哪个人看到眼红,一年之后就说要涨价呢?或者说三年之后我们做得好,可是他们却不跟我们签合同呢?”
林晓开始详细的和父母分析其中的利弊,随着他的解释,原本还坚决反对购买的林爱军夫妇开始慢慢接收,最后夫妻两一合计,反正这事都是林晓拿主意要做的,干脆,就再听他的一回。
三人达成一致意见,重新找到李立超。
“李所长,这楼我们想买下来。”
在李立超的震惊的眼神中,林晓抛出了自己的决定,随即又说道:“不过这付款呢,我们想分批,先付一万,半年后把剩下的5万付清。”
李立超听到这微微皱眉,这相当于白借5万块钱给对方半年,就待要说话。
林晓此时已经继续的说道:“这半年,我们租金按500一个月照付。”
“哦?”李立超听到这,有些意动,这相当于半年白赚3000块啊。
“这事我得和乡里的领导再商量商量。”李立超没有一口答应下来。
林晓也没在意,他相信自己给的条件这么好,乡里没有理由不答应,毕竟这楼都闲了几年了。
……
一个小时后,林爱军和李立超在财政所签完了一份手写的协议,至于内容,自然是完全按照林晓所说的来。
“你们家这小子不得了啊。”李立超一边送着三人出了财政所,一边感慨说道。
林爱军夫妇嘴里客气的说着没有,心里则是乐开了花,有人夸林晓,这甚至比他们想到接下来要做生意更让他们开心。
林晓三人离开,李立超则打着背手心情愉悦的朝着所里走去,自己所里再过半年,可又有一笔收入了啊,到时候正好快过年,这钱可及时哦。
也正因为如此,乡里不仅非常同意,还夸他处理的好呢。
李立超刚进所里,一直盯着的陈美凤立即走了过来。
她可是盯了一上午了,不过之前林晓几人都和李立超走在一起,她也没了解到具体情况,这时看到几人走了,她立马就过来,装作好奇的样子问道:
“所长,刘兰珍他们一家真想租那楼?租了没有?”
看到陈美凤,李立超原本的好心情也淡了几分,这人本事没什么本事,之前仗着有靠山谁都不放在眼里,现在这尖酸刻薄样,更是让人讨厌。
“没租。”李立超摇了摇头。
陈美凤听了立即浮现出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,语带鄙夷的说道:“我就说吗,这么大栋楼,他们怎么租得起,租过来做生意得赔死他们。”
李立超看着陈美凤那小丑般的嘴脸,是又好气又好笑,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别人是没租,他们家把整栋楼给买下来了。”
说着,李立超也不管陈美凤那一脸僵硬的表情,径直走上了楼。
“买……买下来了?”陈美凤愣在原地,久久没有回过神来。
“这楼好像当初说要卖6万的,刘兰珍他们一家怎么买得起?”
陈美凤心里满是不相信,6万啊,自己一年的工资不到6千,不吃不喝干十年都不够,刘兰珍一个被自己顶替了的人,她哪来的这么多钱?
原本,陈美凤还在想着,这会不会是李立超在骗自己,毕竟当时刘兰珍也算是李立超手下比较得力的人。
可是半天后,当所里和乡里都在传,说有人花6万买下了街口那栋楼时,陈美凤终于感觉到挫败了。
明明是自己把对方挤出去的,怎么就这样了?
……
把地点搞定后,林晓一家也立即开始行动了起来,摆在他们面前的有几样事:装修、进货、招人。
毕竟是乡里的小超市,装修方面不用大动干戈,按林爱军的意思是只要把墙面刷一刷就可以了,不过林晓却提到了另几样很关键。
一个是地面,这楼原本的地面是水泥地板,这自然是不行,要铺上瓷砖。
另一个是照明,倒也不用像后世的大超市那样,所有的柜子都带灯,但是,楼顶的灯光和墙面的灯光还是要保证,一进来乌黑黑的,买东西也不好买。
还有一个是堆台和货架,林爱军的想法是找木匠来打,林晓则是提出堆台可以做木制的,但是货架要找厂家定制,既然要做,也就做时髦一些。
前两个很好办,至于货架,林晓提出要到市里去买,正好林爱军早上已经先联系了他的战友说货源的问题,两人随即决定先把装修的事情基本敲定,然后就去市里,把货架和进货的事情一起弄好。
(点击下方免费阅读)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,品质也有保障,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
散户配资下载地址,老牌配资平台,配资怎么玩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